一家股价7块多、市值128亿的南京国企,账上竟然躺着167亿的金融资产正规配资平台开户,光是持有的南京银行股票就值115亿! 这家公司连续三年分红超过3.8%,股价还比净资产打了7折。
这可不是什么PPT画饼的故事,而是牛散圈的神雕侠侣,刘少鸾夫妇,和中央汇金共同重仓的“宝藏股”南京高科(SH600064)。 从2019年买入600万股开始,刘少鸾顶着最高32%的亏损,硬是加仓到4039万股;而汇金更是一口气买了4618万股,成了公司二股东。
一家搞房地产和市政工程的公司,凭什么让国家队和牛散死磕6年? 答案就藏在它的三大底牌里:破净股价、高股息分红,以及账上167亿随时能变现的“硬货”。
第一张底牌:股价打7折,资产全是“硬通货”
南京高科的股价现在7.45元,每股净资产高达11.15元,相当于用6.7折买资产。公司手里攥着的资产不是房子和钢筋水泥,而是实打实的金融股权,光南京银行的股票就值115亿,比公司总市值还高。
这还没算它持有的中信证券、南京证券和天士力股份。 如果把所有金融资产加起来,总价值167亿,而公司市值才128亿。 相当于你花128块买了个保险柜,里面却装着167块的黄金。
第二张底牌:每年白送钱,分红比存银行划算
过去三年,南京高科的分红就没低过3.8%。 按现在股价算,股息率超过5%,比存银行高两倍。 这钱也不是靠借债硬撑的,而是来自南京银行等投资的“现金奶牛”,光是南京银行每年分红就超过3亿,足够覆盖公司分红支出。
第三张底牌:牛散和国家队的“明牌局”正规配资平台开户
刘少鸾夫妇在A股是出了名的“中药股猎手”,这次却在一家地产公司上押了重注。 从2019年买入642万股开始,哪怕股价腰斩也没减仓,反而一路加码到4039万股。 中央汇金直接买成二股东,持仓量比牛散还多500万股。
这两拨人看中的,其实是南京高科的“双重身份”:表面上是个搞市政和地产的地方国企,实际却是南京银行的隐形大股东(持股10.88亿股)和创投圈的神秘金主。
市政+地产:看似普通,实则稳如老狗
南京高科40%的收入来自修路、建学校这些市政工程,虽然毛利率只有8.5%,背后站着南京国资委,工程款基本不会拖欠。 剩下28%的地产开发业务,只盯着南京本地市场,手里还有200万㎡土地储备,全是南京主城区的优质地块。
真正让公司躺赚的,是20年前埋下的彩蛋,2001年花1.8亿入股南京银行,现在这批股票市值涨到115亿,翻了60多倍。 每年光靠南京银行分红就能收3个亿,比自家地产和市政业务加起来赚得还多。
创投圈隐形大佬:投出15家上市公司
南京高科手里有两个王牌投资平台,高科新浚和高科新创。 过去十年,这两个平台投了50多家公司,其中15家已经上市。
在生物医药领域,它投过国内疫苗龙头康乐卫士;在半导体赛道,它押注过芯片测试企业华岭股份。 虽然这些投资现在还没大规模变现,随便卖掉一两个项目,赚的钱可能比盖十年楼还多。
国家队和牛散的操作有多狠?
刘少鸾的持仓成本是个谜。 根据股价走势推算,她最早买入的600万股大概率被套过32%。 普通人早就割肉了,她却越跌越买,硬是把仓位加到4000万股。
中央汇金的动作更值得琢磨。 去年四季度南京高科股价低迷时,汇金突然大举买入4618万股,直接冲上二股东位置。 要知道,国家队平时很少碰地产股,这次破例只能说明一件事,南京高科手里那167亿金融资产,实在太香了。
风险藏在哪儿?
南京高科最大的软肋是地产行业下行,去年地产开发收入跌了18%,土地储备去化周期拉长到5年。 好在公司现金流不靠卖房撑着,光是南京银行分红就够给员工发工资。
另一个隐患是创投项目退出难。 虽然账上挂着20亿的待收回款,半导体和生物医药行业现在日子也不好过。 不过对于手握百亿金融资产的公司来说,这点风险顶多算皮外伤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
南京高科的总部在南京仙林区正规配资平台开户,这个区三分之一的马路、学校和医院都是它建的。公司最赚钱的业务,却是20年前花1.8亿买的一堆“小纸条”(南京银行股权)。 有时候,投资的魔幻程度,连剧本都不敢这么写。
垒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